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庄闲游戏(股份)有限公司官网|低年级家长要智慧“陪读”

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5:27    次浏览

新学期开学一个多月,一年级学生家长几乎遇到了同样的难题——给孩子“陪读”。拼音要读、背、默,数学要“指一指、分一分”,家长陪孩子一起忙活。但是,小学低年级,是否需要“陪读”?“陪读”陪什么?家长对此充满困惑。“陪读”成父母必修课“开学这一个多月,我每天都得陪孩子学习。 ”家住德城区青年路天华小区的李女士,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,从孩子上学那天起,每天晚上“陪读”成了夫妻俩雷打不动的必修课。每天,李女士都能收到老师发在家长群里的提醒信息:“整体认读音节是个难点,希望家长能督促孩子多读。 ”“继续完成单元训练,请家长帮助检查更正。 ”……李女士告诉记者,每天要花一两个小时陪孩子学习。“下班谁急着往家冲,准是看孩子做作业去了。 ”家住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嘉诚东郡小区的翟先生说,同事中有不少是孩子的忠实“陪读”。“孩子一开学,全家跟着忙活,时间根本不够用。 ”陪不陪?家长左右为难早在儿子上一年级前,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小秦就从同事那儿取了经,要给孩子当好“陪读”,可是一个月下来,他却犯了愁,“儿子一会儿找玩具,一会儿要看电视,一顿训斥后安静下来,却变得麻木了,怎样启发都不搭理你,就等着听答案。 ”“关心孩子的学习是应该的,可担心会成为孩子一辈子的拐棍,累了家长,害了孩子! ”小秦表示,自己现在很纠结,既希望通过“陪读”帮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,又担心导致孩子过度依赖。这种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的困惑,在“陪读”家长中具有普遍性。科学“陪读”,重在陪不在读“小学一、二年级正是建立学习习惯的黄金期,家长要多关注孩子书写、阅读等方面的习惯,为孩子将来的学习打好基础。 ”齐鲁名师、夏津胜利希望小学教师李静玲说,低年级是孩子最佳的习惯养成期,家长的作用不可取代,因此不宜过早放手。这种陪伴不是“大包大揽”,更不是“代读”,家长要扮演好“陪伴者”的角色,将学习的主导权还给孩子。在孩子阅读、写作业的过程中,尽量让他们独立完成,不要打扰,可以在旁观察,发现有问题后再和孩子沟通,并作进一步的调整。好的“陪读”是通过观察孩子的学习,为其找到高效的学习方法。“‘陪读’可不是坐在孩子身边陪着他们学习这么简单。 ”李静玲说,“陪读家长”不仅要学会换位思考,以孩子的角度来认识和解决难题,还要懂得奖罚分明,该鼓励时鼓励,该批评时决不嬉皮笑脸,这样张弛有度,效果才能事半功倍。此外,“陪读”不仅仅是家长的事,由于在教育孩子的水平上参差不齐,有的家长在“陪读”时做不到游刃有余,这也需要学校的帮助,家长应该多与老师沟通、交流,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。□本报记者 王倩倩